2000年,当所有人还沉浸在千禧年的美好寓意中时,我和周围的小伙伴开启了长篇小说阅读模式。

在那之前,课外阅读不外乎都是青少年读物,内容围绕课本知识,精简短小,直到某一天学校组织春游活动,我们五个平日里关系要好的女生围坐在一起,边吃东西边玩游戏,游戏规则无非就是谁输了,谁就为大家表演个节目。轮到一位脸蛋略胖的可爱女生表演时,她想了想开口道:“我还是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是我表哥表姐们在讨论时听来的。”女生不仅是班上语数成绩最好的,连作文都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让全班同学学习,大家不禁马上安静下来。那天故事的大致内容则是:五四运动前后,在成都的一户高姓大家,有三兄弟,大哥觉新年轻时与他的梅表妹相爱,却接受了封建大家族下的婚姻安排,最后梅表妹郁郁而终,温柔善良的妻子也难逃封建礼教的荼毒……这位女生很有讲故事的才能,成功地把大家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故事中去,可春游活动时间是有限的,而女生也未能知晓故事的更多细节,我们只能在一片感慨唏嘘声中悻悻而回。庆幸的是,我们知道了故事来自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家》,我也很幸运,没多久,不仅在堂哥的书柜里看到了它,还看到了《春》、《秋》,才知道这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于是,它们成了我人生阅读里程碑中的第一部长篇文学小说,丰盈了那年我小学毕业季的暑假生活。通过小说,我才知道书中最亮眼的还是封建家庭下的叛逆者三弟觉慧,对于他的爱情观的那条主线,代表了新思潮影响下的民主力量与封建家族为代表的旧社会之间的对抗,所以,他仰慕着在思想觉悟上深受五四思潮影响的新型女性琴。这在当时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爱情认知,在很多个夜里,我时常为琴这个书中最亮眼的女性角色辗转反侧,她在一众封建礼教下的女性中敢于抗争的行为和向往平等自由的思想,像一朵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因此,她受到了新文化思想男性们的喜爱和尊重。于是,那会儿的我,第一次从书中懵懵懂懂地悟出个道理:好的爱情需要“志同道合”。从而明白了作为女性,只有多多学习,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与同样优秀的异性在思想和行动上志同道合、并肩同行。

后来,高二时在语文老师的建议下,在父母口中的“不务正业”中,又花了一个寒假看完了《红楼梦》。让我没想到的是,班上一位与我关系较好的女生,在上高中前就已读完了这本巨著。不仅如此,她还对里面的内容非常熟悉,在我和她交流的过程中,我总是感觉自己像“走马观花”般的扫了一遍故事而已,她却能对宝玉黛玉宝钗等等大观园里的各个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娓娓道来,尤其是谈到里面的人物情感纠葛和那些微妙的人际关系时,她总能分析的头头是道,令人佩服。以至于让我在高三毕业后的那个暑假,想到她的“长篇大论”,不知是因为不服气还是因为想再次探究,不由拿起这本巨著,重新温习了一遍。这次,我果然对宝黛那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有了新的看法,对爱情有了新的定义,那就是“恩情义气”。无论今生是为报前世之恩,还是在这一世中经历着困惑、波折、压迫,宝黛的感情纽带始终是精神上的共同成长、心灵上的共同慰藉,这份爱意里不仅有感恩和纯粹,更有互相搀扶的义气。可见,爱情绝非凡尘中简单的男女之爱,它还可以有更深层次的意境,赋予了更多积极的内涵。

来到20岁的年纪,那个听见花开的声音都会笑,看见落叶的情景都会哭的年纪,那个敏感多情、不分昼夜迸发着过剩的荷尔蒙的年纪,在突然的某一天,我从同寝室女生手中借来了一本名叫《花溪》的最新一期杂志。那是在当时同龄人中风靡一时的杂志,对于不屑于看青春言情小说的我,终究没忍住好奇,想知道到底是怎样的内容能吸引一大批怀春少男少女的眼球。当我看完所有的故事后,还是被一篇《你还记得吗?》的小说惹红了眼眶。小说讲述了大学里的一段暗恋故事,不同于其他庸俗的情节套路和乏善可陈的文笔,作者用很强的叙事能力和文字功底,通过倒叙和穿插的手法,讲述着人物、事件交织的来龙去脉,通过细腻的动作、神情、景色等描写,让读者的心境不自觉地融入那些男女主角的内心中去,跟着欢喜、跟着踌躇、跟着忧伤,似乎那就是自己。而故事的结尾,也是铺垫已久的情感爆发:毕业那天,外貌普通且性格大大咧咧的女主,最终放弃了暗恋四年的男主,选择和四年来对她关怀备至的另一位男生在一起了,当迷恋校花四年的男主终于幡然醒悟,在操场上使劲奔跑,一遍一遍大声呼喊着女主姓名并询问着是否还记得曾经的约定时,站在天桥上的女主,仰望着夜空,任凭泪水和月光在脸颊滑落,最终坚定的头也不回地说:“对不起,我忘了。”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但它却成了那年所有读过这本杂志的少男少女们心中的情殇。因为那一刻才知晓,我们总是先于生活而从书本上了解爱情,而书本中的某个情节,却也能毫无防备地戳中年岁和情感同样增长的我们。因为在朦朦胧胧的季节里,不是谁都能成为人见人爱的校花校草,本就平凡的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地将那些青涩的委屈、迟疑的震惊放在不易察觉的角落里,很多时候,情不知所起,也许欢声笑语的背后,我们的心里正下着一场大雨,虽极力掩藏,却早已在众目睽睽之下,心事被一览无余。终于明白,爱情不止有美好与深意,同样有伤感与诀别。

再后来,通过书籍,明白了爱情是蒙哥马利将军的忠贞不渝,亦是烛光晚餐的浪漫到扛起平凡日子中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责任转变。

很庆幸,良好的书籍给予了我人生路上的爱情观。如果问我,爱情怎样才不会有遗憾?其实很简单,书中早已给了答案。

春梦无痕,幸有书为证。